首页 > 生殖动态 >

人类胚胎非整倍体产生机制——交叉成熟缺陷

时间:2017-06-27 阅读:5831

染色体非整倍性是导致人类不孕不育、流产、胚胎停育及胎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。人类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的概率约为10%,但这一概率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,在女性生育年龄的晚期甚至会超过50%。大约90%胚胎非整倍体来源于女性减数分裂染色体的错误分离。多年来,科研人员对早期胚胎非整倍体发生的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,提出了各种解释,但都没有揭示问题的根源。山东大学张亮然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哈佛大学Kleckner院士课题组合作,对女性和男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重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,详细阐述了减数分裂重组在两性之间的差异,并揭示了导致胚胎非整倍体的根本原因。该研究发现,染色体重组在两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大部分过程中都很相似,但在女性中大约25%的重组中间体不能形成真正的交叉重组,造成“交叉成熟缺陷”,正是由于这种女性特有的“交叉成熟缺陷”造成了高频率的染色体分离错误,进而导致高频率的非整倍体胚胎的形成。此外,该研究还对前人的各种发现和理论进行了整合,对这种“缺陷”在进化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。

生殖名医推荐

张衍俊

武玉兰

王秋燕

胡云峰